2014年度鼎正營銷會議技術匯報
三、逄守范
就蛋雞重點疾病治療方案做介紹
1.法氏囊炎病防治:五疫清(400斤水)+嗪普安(300斤水)+腎寶(300斤水),治療效果確實。
2.傳染性支氣管炎:五疫清(400斤水)+嗪普安(300斤水)+腎寶(300斤水),治療效果確實。
3.腸毒綜合癥:楊樹花口服液(每瓶600斤水)+頂紅(每瓶300斤水)
4.重癥流感:扶正解毒散(強效瘟感靈)(400-500斤料)+桿囊雙絕(300斤賀歲)+德力康(300斤水)+蛋多樂(1500-2000斤水)+呼感寧(400斤水),治療效果較好。
四、韓廣永
就蛋雞無產蛋高峰及產蛋下降原因進行分析
分析和探討:主要從非傳染性因素(包括種雞,飼養管理,環境,藥物等),傳染性因素(包括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寄生蟲病等)以及產蛋期患病后管理不當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
1.非傳染性因素
1.1種雞的影響 種雞的遺傳穩定性,種雞的健康情況,都會間接的影響商品代的生產性能。還有個別小的孵化場用商品代與上代種公雞重復雜交的種蛋即假種蛋進行孵化,這樣的蛋雞根本不會出現產蛋高峰。
1.2育雛,育成期管理不當 個體發育不整齊,體重差異較大,開產不均勻,產蛋率上升較慢。開產時的體重必須達標或者超過標準體重。
1.3飼料方面 飼料配制不合理,飼料的品質不佳
1.4飼養方面 飼養的連續性較差,飼喂時間、次數、方式不固定。
1.5環境因素 有害氣體(NH3、H2S);光照不足(每天14-16h,光照強度,均勻度);溫度(13-23度,超過30度或低于8度, 都會影響產蛋。在25-30度時,溫度每升高1度,產蛋率下降1.5%。)
1.6應激因素 驚嚇,變更飼料,接種疫苗等
1.7管理方面的因素 未能適時轉群沒有很好的整理雞群
1.8藥物方面的因素 金剛烷胺,磺胺類,呋喃類(痢特靈),抗生素類(氯霉素、北里霉素等),嘌呤類藥物(氨茶堿),激素類(地米),四環素類(金霉素、土霉素、強力霉素),氨基糖苷類(新霉素、卡那霉素),抗球蟲藥物(馬杜拉霉素、三字球蟲粉)
2.傳染性因素方面
2.1病毒性疾病
2.1.1新城疫(ND):主要集中在220-350日齡的蛋雞多發,可導致產蛋率下降20-40%不等。產蛋期每2個月免疫一次,免疫前用“五疫清”飲水3天。
2.1.2馬立克氏病:
2.1.3禽流感:各種日齡都可感染,弱毒型可使產蛋率下降 10-30%。在高發期每月用“呼感寧”飲水3-4天,“強效瘟感靈”拌料5-7天,可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流感的發生。
2.1.4雞傳染性貧血:
2.1.5禽腦脊髓炎:
2.1.6雞產蛋下降綜合征:
2.1.7傳染性支氣管炎:
2.2細菌性疾病
2.2.1沙門氏菌病:(白痢和傷寒)治療時可以用“氟苯康”或“嗪普安”飲水。
2.2.2大腸桿菌病:(輸卵管炎和腹膜炎)治療時可用“嗪普安”或“百菌清”飲水,同時配合“化濕止瀉散”拌料。
2.2.3傳染性鼻炎:由雞嗜血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病。下降率10-40%。治療時可用“頂紅”、“呼佐芬”,嚴重的可以用“舒美通”飲水,可配合“麻杏石甘散”拌料。
2.2.4其他細菌性疾病:禽霍亂、支原體、葡萄球菌、壞死性腸炎等疾病也可造成產蛋下降。
2.3寄生蟲病
2.3.1白冠病:又叫卡氏白細胞原蟲病,多在夏秋季流行。治療可用“頂紅”飲水。
2.3.2螨蟲病:可用左旋咪唑拌料。
3.產蛋期患病后管理不當
3.1不及時調整飼料中鈣的含量:減少石粉
3.2未及時調整飼料中能量和蛋白的含量:
3.3低產雞、停產雞沒有淘汰:
3.4沒有根據病情調整飼喂方案:少喂勤添
4.討論
蛋雞無產蛋高峰及產蛋下降的病因十分復雜,應立足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飼養管理、免疫、藥物等多方面的具體情況,結合臨床癥狀,找出致病的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養殖戶的損失。
2015-2-13